呼吸之间,就是我们的一生,80后独立电影导演 - 张侃文

 

激情被阅历打磨过后,便有了更多生活的棱角,正是对生活的艺术性、精神性、人本性的追求,让张侃文和WORKCAFE创始人张涛一见如故。

 

张侃文,80后独立电影导演,中国当代观念艺术家。

 

对于张导的认识,更多人仍停留在那部轰动八十年代的纪录片电影《80年代荷尔蒙》。

 

这部风格大胆率真的影片以采录的形式记录了中国80年代出生的男女坦诚分享自己在性和爱方面的经历、态度、冲动与梦想,然而这种以人为本的生活观念不仅仅停留于此。

 

电影开篇有这样一段概说:

六十年代出生的人,年幼的时候,“毛泽东语录”,念书的时候,“好好学习”,工作的时候,“奋发努力”。

爱情,美好得像孩子眼里的棉花糖;性,只能留在熄了灯的床上。

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说自己是“最尴尬的一代”。

在处女情节严重的六十年代人眼里,他们又是叛逆的一代,接受着时代对性和爱的开放,就像当初接受改革开放一样自然。

我们出生在八十年代,小的时候被称为“祖国的花朵”,长大了自称“新新人类”。

QICQ交友,ADSL看日剧,BBS上切砖灌水,BLOG写自己的日志。

一切直白的东西,被热情地接受。爱情只发生在发生的瞬间,而性成了便利店里的快餐。

 

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,张导更多的时候关注着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。正如张导《呼吸之间》一样。

 

《呼吸之间》是一个实验性的艺术行为,他以面具下的声音为引子,雾霾天气为背景,毒气面罩为道具,红色金鱼为隐喻,在街道、地铁以及商场等代表城市文明的标志性场所,聆听自己的呼吸即兴舞蹈。

 

正如张侃文讽刺性的阐述:大部分的人一生就是两个字“ 呼吸”,“吸”是为了争一口气,“呼”是为了出一口气。

“呼吸之间……就是我们的一生”

 

这也让他有幸接触到不少当代著名的艺术大师,在与这些艺术人物合作拍摄纪录片的同时,一个念头在心中发芽,并随着日积月累的经验根深蒂固。

 

2006年,张导与法国建筑大师尤纳·弗莱德曼的一次纪录片合作,让他更往前走了一大步。

在生活中,张侃文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丈夫,与太太几年的婚姻生活后,便诞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。

 

张侃文以父亲的身份,对这位小公主视为掌上明珠,今年6岁的妞妞还在上小学,就以印巷宝贝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国际儿童超模大赛,展现了由太太精心设计服装造型。

 

除此之外,妞妞还亮相于各种儿童时装周、公益演出和活动比赛的现场。

 

今年的三月八日对于张侃文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,自己与太太结婚八周年的纪念日。

 

这一幸福美满的家庭,少不了张侃文对家庭的一路付出。

 

奔波于各种活动和社交场合的一家三口,双休日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弥足珍贵,午后,张侃文喜欢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,找一间幽静的咖啡厅,阳光通过树荫的斑驳落在窗户上。

 

巧合的是,那家咖啡厅也是张导常来与艺术家们谈论电影的场所。于是,那个念头又浮现在张侃文的脑海中一部以移动空间为概念的纪录片

在张侃文数年对于人和社会关系的探索中,他认为空间是这一关系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场所之一,而生活空间和社会空间是组成其两大块。

 

就像自己常去的咖啡厅,这里不仅是自己和女儿互动、和太太相处交往,也是与电影人、艺术家交流的桥梁。移动空间正是介于办公室和家庭,是一种更高级的空间关系,用他的话来说,是艺术哲学层面的社交办公场所。

 

得知张侃文参与了众筹后,WORKCAFE的创始人张涛立即安排了一次会面。

WORKCAFE创始人张涛与张导

对生活的艺术性、精神性、人本性的追求,引申对出生活空间形态相似的思索,这让张侃文和WORKCAFE创始人张涛一见如故。

 

相较而言,张侃文的探索更偏向艺术哲学层面,像流水;而张涛则是一把利刃,敏锐,准确。

 

这种碰撞与融合,让人看到了生活的神与形所能达到的和谐。

 

突破性的尝试可能萌发在很多个体身上,孤独的思考让人有试图改变世界的冲动;但是当更多有同样理想的个体集合起来的时候,原始的冲动真的可以变成一往无前的决心,因为知道,至少有人和自己有相同的诉求,至少有人并肩奋斗。

 

——这是张涛发起众筹,也是张侃文参与众筹的更本真的原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在线客服